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花卉种植 > 唐菖蒲种植技术

唐菖蒲疮痂病

  唐菖蒲疮痂病学名PseudomonasfluorescensBiovarⅡ(Trevisan)MigulaP.marginata,该病害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,在唐菖蒲种植区发生普遍。
  
  症状该病害主要为害球茎时,会产生水渍状的病斑,圆形,灰白色。逐渐转变为浅褐色至黑色病斑,略有凹陷,呈疮痂状,分泌出黄褐色菌脓,有时粘连外皮及土粒。环境潮湿时茎和茎基部腐烂。也为害叶片和叶鞘。染病叶片初期产生很多鲜红色圆形斑点,后斑点扩展融合成长条形斑,有腐烂现象,后期病部变成黄色腐烂状,植株枯死。
  
  病原该病害属于细菌性病害,无芽孢,有数根鞭毛。该病菌生长适温为30-32℃。
  
  发病特点该病原细菌经螨类及土壤中线虫传播,在线虫及螨类害虫发生较多的园中发生严重,主要有爪哇根结线虫和球茎根螨为害,该病喜温暖潮湿的环境,所以在温暖多雨的季节受害重。管理粗放、植株较弱的园中发生该病害比较严重。
  
  防治方法
  
  (1)加强栽培管理,提高植株抵抗力,合理密植,调节通风透光,雨季注意排水措施,保持适当温湿度,保持园中清洁。发现病株及时拔除。
  
  (2)选用无病种球繁殖,严格进行检疫。必要时可进行种球消毒。
  
  (3)在线虫及螨类害虫发生期,可在土壤中撒施3%米乐尔颗颗粒剂,每667平方米3-5kg。发病初期或采花后喷洒68%或72%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水剂2000倍液,防治2-3次。

  常用药剂米乐尔、农用硫酸链霉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