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经济作物 > 油菜种植技术

国审油菜新品种-华杂7号

    华中农业大学用双低Pol cms不育系与恢5148配成的双低弱冬性甘蓝型杂交种。叶色淡绿,株型半匍匐,生长旺盛。根据长江中游区区试鉴定,该杂交种适应性强,生产性能稳定。分枝性较强,单株角果数多,平均396.5个,每果粒数为18.9~19.3粒,千粒重3.1~3.2克,菌核病两年区试平均发病率为17.9%(中油821为17.2%),病指为10.6% (中油821为8.9%)。病毒病二年平均发病率3.9%(中油821为4.4%),病指为1.6%(中油821为1.8%),抗菌核病、病毒病与中油821相当,成熟期与中油821没有明显差异,抗倒性较强。1995~96年参加本校正式产量试验,折亩产164.25公斤,比对照中油821(139.0公斤)增产18.17%。1996~97年继续参加本校正式试验,折亩产180.75公斤,比中油821(154.5公斤/亩)增产16.99%。1998~99年参加湖北省区试,平均亩产157.79公斤,比中油821(146.32公斤/亩)增产7.84%,达极显著。区试取样测定芥酸含量0.22%,硫苷33.54gmol/g饼,含油量39.22%,不育株率为3.71%。1998~99年同时参加长江中游区区试,9个点平均亩产133.33公斤,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.00%,极显著。1999~2000年继续参加中游区区试,10个点平均亩产160.47公斤,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.52%。当年区试品质分析含油量39.94%,芥酸0.29%,硫苷49.24P~mol/g饼(最近几年生产试验取样鉴定,硫苷含量都低于30umol/g)。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7.06公斤,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.42%,极显著。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