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经济作物 > 大豆种植技术

介绍几个大豆新品种

    -中黄40-

    审定编号:鲁农审2007025号

    育种者: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

    品种来源:常规品种,为晋豆6号与豫豆12号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。

    特征特性:中黄40属中熟夏大豆品种,生育期104天,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7天。有限结荚习性,株形收敛。株高78厘米,有效分枝1.7个,主茎14.9节,单株粒数93.1粒,圆叶、白花、灰毛、落叶、不裂荚,子粒椭圆形,种皮黄色,脐褐色,百粒重18.1克,花叶病毒病较轻。平均蛋白质含量37.4%,脂肪含量20.95%。

    产量表现:在2004~2005年山东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,两年667平方米(1亩)产量193.3千克,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12.4%。在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,667平方米产量173.9千克,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3.9%。

    栽培技术要点: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4000~15000株。其他管理措施和一般大田相同。

    -菏豆15号-

    审定编号:鲁农审2007026号

    育种者:菏泽市农业科学院

    品种来源:常规品种。是郑100与菏95~1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。

    特征特性:菏豆15号属中熟夏大豆品种,生育期108天,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11天。有限结荚习性,株形收敛,株高83厘米,有效分枝2.1个,主茎16.5节,单株粒数75.6粒,圆叶、紫花、灰毛、落叶、不裂荚,子粒椭圆形,种皮黄色,脐褐色,百粒重21.1克,花叶病毒病较轻。平均蛋白质含量39.95%、脂肪含量17.9%。

    产量表现:在2004~2005年山东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,667平方米产量191.4千克,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11.3%。在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,667平方米产量174.1千克,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4.0%。

    栽培技术要点: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0000~15000株。其他管理措施和一般大田相同。

    -菏豆16号-

    审定编号:鲁农审2007027号

    育种者:菏泽市农业科学院

    品种来源:常规品种,为菏84~5与豆交61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。

    特征特性:菏豆16号属中熟夏大豆品种;生育期106天,比对照鲁豆11号晚熟9天。亚有限结荚习性,株形收敛,株高98厘米,有效分枝1.8个,主茎18.3节,单株粒数87.6粒,圆叶、白花、灰毛、落叶、不裂荚,子粒圆形,种皮黄色,脐褐色,百粒重16.7克,花叶病毒病较轻。平均蛋白质含量35.7%,脂肪含量21.2%。

    产量表现:在2004~2005年山东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,667平方米产量183.4千克,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7.8%。在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,667平方米产量179.8千克,比对照鲁豆11号增产7.4%。

    栽培技术要点: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2000~15000株。其他管理措施和一般大田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