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畜禽养殖 > 养猪技术 > 母猪饲养

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-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(上)

  妊娠母猪是指从配种到分娩这一阶段的母猪。这一期间胎儿的生产发育完全依靠母体,所以通过对妊娠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,可以保证胎儿的良好生长发育,最大限度地减少胚胎死亡,提高窝产活仔数及初生重。另外,使得母猪产后有健康的体况和良好的泌乳性能。 

  妊娠期内胎儿与母体间存在着交互复杂的生理过程,相互以内分泌活动为基础经历一个妊娠的识别、维持和终结(分娩)的完整过程。胎儿在不同发育时期,获取母体营养的方式不同。在妊娠早期,游离的受精卵发育着床后,开始胎盘的形成和发育。所以,妊娠早期胚胎靠吸收和吞食子宫乳,为“组织营养”方式。到妊娠的第四周才可观察到完整的胎膜,胎儿具备了与母体胎盘交换物质能力,胎盘发育成熟后,由胎盘进行养分吸收,成为仔猪出生前取得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,即“血液营养”方式。 

  胚胎在生长发育中,往往会因为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出现母体生理变化,如营养缺乏、内分泌紊乱等,影响胚胎和胎盘的正常发育。加上猪是多胎动物,各胚胎在发育中存在相互竞争,所以妊娠期总会有一部分胚胎死亡。如果妊娠母猪的存活胚胎太少,还可使整个妊娠终止。在正常的配种条件下,母猪排出的卵子几乎都能受精。但妊娠期胚胎死亡数一般占到排卵数的30%~40%。据报道,胚胎死亡有三个高峰期,分别出现在妊娠期的9~13天、22~30天和60~70天。前两次均在妊娠的早期,胚胎死亡数最多,约占妊娠期胚胎损失总数的2/3,这与胎盘尚未形成有很大关系。可见,妊娠早期是胚胎存活的关键时期。妊娠期胚胎的生长发育速度随着日龄增长。妊娠90天时,胎儿重仅占初生重的39%,即有61%的增重是在妊娠90天之后的3周多时间内完成的。可见,妊娠后期的胎儿增重极快,是胎儿体重增加的关键时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