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畜禽养殖 > 养猪技术 > 猪病防治

油猪病

    该病由猪葡萄球菌(Staphylococcus hyicus)引起。这种病原正常情况下在皮肤中就有存在,并不导致发病。目前还不知道为什么该病原有时会导致突然发病,在伤口附近造成渗出性皮炎。葡萄球菌会产生毒素,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。哺乳仔猪当中这种病通常为零星发生,不会对大群造成影响。但在新产青年母猪的仔猪和断奶猪当中,这种病也会造成很大的问题。临产前几天,母猪子宫内的细菌会大量繁殖,造成仔猪在分娩过程中被感染。 

    症状

    母猪   

    不常见。但可能会在耳后和体侧出现局部皮肤损伤。 

    仔猪   

    病患严重的仔猪会死亡。 面部及腿部的感染部位周围出现局部的深色区域。 初期两胁、腹部以及双腿之间的皮肤变为棕色,最后发展到全身。 患部皮肤褶皱,大片表皮脱落,有油脂感。 

    严重病例皮肤可呈黑色,仔猪会死亡。 

    如果仔猪通过母源抗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免疫,就会表现为地方性发病。这种情况下患部会呈现直径5~10mm的病斑,病斑与健康皮肤之间有明显边界,不扩散。 

    断奶猪与生长猪 

    通常断奶3天之后开始出现。在面部及腿部的感染部位周围出现局部的棕色区域。 

    初期两胁、腹部以及双腿之间的皮肤变为棕色,最后发展到全身。 

    皮肤褶皱,有大片表皮脱落。 

    随病情发展皮肤呈油脂状,颜色变深。严重病例皮肤可呈黑色。 

    这种严重病例通常会因葡萄球菌毒素导致死亡。 

    保育舍仔猪发病率可高达15%。 

    常伴有脱水症状。 

    致病原因

    争夺奶头时仔猪锋利的犬齿在其它仔猪的面部造成刺伤,可能引发该病。 

    仔猪吃奶时跪在地上造成膝部皮肤磨损也会诱发该病。 

    地面、产箱侧壁、料槽表面粗糙造成皮肤损伤。 

    铁制剂注射、断尾、断齿过程操作不当。 

    断奶时发生的咬斗和皮肤损伤。 

    疥癣造成的皮肤损伤。 

    金属料槽划伤面部。 

    异常行为 - 咬耳、咬尾、吮吸肚脐以及其它咬斗。 

    出生时断齿不良。 

    诊断

    根据皮肤症状作出诊断。当疾病爆发时,最好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。找一处潮湿的病患部位,揭掉疮疤,用棉芊涂抹感染组织,然后送到试验室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。 

    治疗

    对患猪进行注射治疗,连续5天,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长效抗生素进行治疗。 

    可选抗生素包括羟氨苄青霉素,土霉素,头孢噻呋,头孢氨苄,壮观霉素,林可霉素和青霉素。 

    外敷用药也有疗效。可用氯己定与矿物油混合向仔猪皮肤喷洒,或将患病仔猪浸入氯己定溶液中。 

    患猪会出现严重脱水,需口腹电解质进行补液。 

    预期发病前2~3天可注射长效抗生素作为预防措施。可采用长效羟氨苄青霉素或土霉素。 

    如果猪群中该病情况严重,可采用本猪群分离制备的疫苗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,分别于产前第4周及第2周对母猪进行注射,以便提高其初乳当中抗体的含量。 

    如果新产青年猪的仔猪当中问题严重,可采用交叉哺乳措施,让新生仔猪采食老母猪的初乳,只需4~5小时就可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