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畜禽养殖 > 养猪技术 > 仔猪疾病

仔猪葡萄球菌病的诊治

    1 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

    2007 年5 月玉溪镇大路村某养殖大户饲养的24 头断奶仔猪,有15 头突然发病。其临床症状表现为:仔猪站立不稳、精神沉郁、不吃食。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处发红。2~3 d 后体表皮肤逐渐呈现疱疹、化脓、破溃,流出乳白色或淡黄色脓汁,后结痂,似鱼鳞片,捕捉仔猪时,容易将痂片捋脱粘在手上,痂片脱落后现出鲜红色的创面。有7 头病情严重的先后死亡。

    2  剖检变化

    病死的7 头仔猪消瘦,结膜苍白,体表皮肤有大量的疱疹、破溃和化脓、结痂等,皮下呈现浆液性炎症,肝、脾肿大,切面外翻,全身淋巴结、胃、小肠充血出血。

    3  实验室诊断

    3. 1  涂片镜检

   取体表皮肤上化脓病灶病料涂片,革兰氏染色、镜检,发现单个,成对,短链状排列的G+ 小球菌,个别呈葡萄串状排列。

    3. 2  分离培养

   取病料接种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,长出不透明、表面光滑、湿润、边缘整齐的菌落,周围有金黄色圈。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,细菌形态与病料中所见相同,血液琼脂上的菌落周围有溶血。在肉汤中培养,呈均匀混浊生长,并有少许沉淀,轻摇后,即分散于肉汤中,继续培养2~3 d 后,有很薄的菌膜生成。

    3. 3  生化试验 

    此菌能分解乳糖、葡萄糖、麦芽糖、蔗糖和甘露醇,产酸产气,但不能发酵棉实糖,能还原硝酸盐,液化明胶和凝固牛乳,不产生靛基质。

    3. 4  动物试验 

    取健康兔6 只,平均分为3 组,取病料培养物作成1 ∶10 的混悬液,给第1 组的每只兔皮下注射1 ml ,给第2 组的每只兔耳静脉注射0. 3 ml ,第3 组注射生理盐水1 ml 作对照。注射后24~37 h ,第2 组先后死亡,第1 组兔在注射部位出现溃疡;第3 组兔一直健在。剖检死兔,见到浆膜出血;肾脏、肝脏、心脏等脏器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溃疡。取其病料涂片染色镜检与仔猪病料和培养物中的细菌相同。

    3. 5  药敏试验 

    此菌对磺胺类、青霉素、链霉素有高耐药性,对卡那霉素、头孢唑啉、庆大霉素3 种药物高敏。根据临床症状、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,确诊为猪的葡萄球菌病。

    4  治疗 

    根据药敏试验,选用卡那霉素按40~60 mg/ kg体重,或庆大霉素按1~1. 5 mg/ kg 体重治疗。对体弱的病猪要进行补液,用60~80 ml 5 %的葡萄糖及60~80 ml NaCl 注射液,一次静脉注射。

    5  小结

    葡萄球菌对不同年龄、性别的猪均可造成危害,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。发现患病猪后应及时隔离以防交叉感染,通过药敏试验,选取敏感药物及时治疗,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。加强对仔猪的饲养管理,以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,减少对猪皮肤及黏膜的损伤。同时加强环境消毒,保持圈舍清洁干燥,通风透光。

    入肝经透邪热,枳壳行气宽胸,前胡、黄芩、连翘清热透邪为佐;甘草调和缓急为使;共奏驱风止痉、疏风清热、散邪排毒之功效。散邪排毒是本方的独到之处;由于病程长、治疗时间也需要长一些,笔者在方中加入白芥子,目的就是搜皮里膜外之顽风、增强驱风止痉的作用,特别是一方分汤剂和散剂结合,更能有效发挥药物的作用;虫类药物中毒所致黄疸,停药后即可自行消失,一般不需要考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