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畜禽养殖 > 养鸡技术 > 鸡病防治

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治报告

    2001年5月,本校附近林场某养殖户,购进一批粤黄882雏鸡350只,饲养一段时间后,陆续患病,死亡50只,根据流行病学、临床症状、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,确诊为雏鸡的曲霉菌病,并查明是由于饲料发霉所引起的。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1.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

    5、6月份是海南、特别是其中部地区的多雨季节,空气湿度较大。该批雏鸡购进后,采用玉米粉、米糠、大米饭等拌成半干半湿料喂养。5月28日开始发现少数雏鸡发病,至6月2日发病只数为80只,死亡20只。病初用土霉素和禽喘灵治疗无效。

    病雏精神不振,大部分不食或少食,饮水增加,呼吸困难,重症者伸颈张口呼吸,并有喘鸣声,冠发紫,部分步态不稳,瘫痪卧地。

    2.病理变化

    剖检5只病死和濒死的雏鸡,肝微肿,颜色变浅,呈黄白色,肝、气囊、胸腹腔有针头至绿豆大的小结节,灰白色,质地较硬具有弹性,气囊混浊,上有数量不等的霉菌斑块,肾苍白,微肿。

    3.实验室检查

    取气囊上绿色斑块部分和肺组织中的结节,置于玻片上,加生理盐水1滴,加盖玻片镜检,见大量菌丝体和分生孢子。

    4.诊断与防治

    根据流行病学、症状、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,确诊为黄曲霉菌病。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检查,用来喂鸡的玉米粉可以闻到霉味,并发现库存的玉米粒已发霉,确定为由饲料发霉所引起。立即停止饲喂发霉饲料,同时用制霉菌素拌料喂服(不食者灌服),剂量0.5万U/只,连用3天,并用1:3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,连用3天,除一些重症病雏鸡死亡外,轻症者逐渐康复,病情基本得到控制。

    5.小结

    黄色曲霉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,多见于温暖潮湿季节,雏鸡急性发生,发病率高,可造成大批死亡。作为养鸡饲料的玉米在多雨潮湿的季节里保管不好很容易发霉,将发霉的玉米加工粉碎后喂鸡,便会引起本病的发生。所以,预防本病的关键是要做好饲料的保管工作,防止饲料发霉,天气好时,拿出来晒晒太阳,加强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