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粮食作物 > 水稻种植技术 > 水稻品种

我国早稻结构调整技术对策及主要优质品种

    早稻是我国水稻主要栽培类型之一,通常是指双季稻的前季稻,基本上为籼型,从地理生态上可分为华南早稻和长江流域早稻,其中华南早稻的早熟品种可在长江流域作中迟熟早稻种植,华南早稻的中迟熟品种可长江流域作中稻种植,反之亦可。目前我国早稻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等省、自治区。

  新中国成立初期,我国早稻种植面积仅6000万亩左右。其后随着矮秆早熟育种的突破,引发稻作结构的第一次调整,单季稻改双季稻,间作稻改连作稻,早稻面积迅速扩大,1976年达到历史最高峰近2亿亩,约占水稻总面积的37%。之后随着杂交中晚稻的选育成功与推广应用,引发稻作结构的第二次调整,一季中晚稻面积扩大,早稻面积逐年下降,80年代平均种植面积下降为14760万亩,占水稻总面积的30%。随着城乡居民食物结构的改善,对粮食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,早稻成为第三次稻作结构调减的首要对象,90年代早稻年均种植面积进一步降至12094万亩,约占水稻总面积的26%。

  1  我国早稻生产结构调整的技术对策

  如何在当前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稳定发展我国早稻生产,我们提出如下技术建议:

  第一,保持早稻面积及其产量的相对稳定。从国内看,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不断增加,粮食需求总量呈上升趋势,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生产责无旁贷、任重道远。近年来,相对于中稻和晚稻,早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明显,2000年,全国早稻种植面积降至历史最低点10005万亩,比1999年减少1395万亩,减幅达12.2%,是历史上减幅最大的年份,减幅超过10%的省份有海南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和浙江,其中浙江减幅最大,达30.1%。如继续大幅下降,将对水稻总产量构成严重威胁。从国际看,稻米的国际贸易量比例相对于小麦、玉米等作物要小得多,1999年为2500万t左右,仅占世界稻米产量的6.6%,相当于我国稻米产销量的20%。除泰国、越南、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,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主要产稻国基本上是自产自销。作为世界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的我国,寄希望于进口稻米既不现实也不可能。因此,早稻生产结构调整的重心应该放在调优品质、调高效益上,在调优品质的同时必须兼顾产量,提倡种植优质高产或中优质高产的早稻品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