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蔬菜种植 > 西葫芦种植技术

中葫3号(西葫芦)

    一、品种来源

    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1996年育成。亲本是:94037×94012。2001年通过北京市审定。

    二、特征特性

    早熟西葫芦品种,第一雌花平均座瓜节位为5.3节,平均1.5节出现一个雌花,节成性高。植株长势较旺,矮秧类型。主蔓结瓜,侧枝稀少。瓜型长棒形,瓜皮颜色白色。可采收嫩瓜食用,单瓜重0.25-0.5公斤。对病毒病及白粉病的抵抗能力强于早青一代。耐低温、弱光性较强,适宜在保护地及早春露地种植。

    三、栽培技术要点

     1、本品种育苗期25-30天,定植后25-30天开始采收嫩瓜,在保护地条件好的情况下,采收期可达90-110天。

    2、定植前要施入腐熟优质有机肥每亩3000-5000公斤。长季节栽培者密度为畦宽90-100厘米,株距45-55厘米,亩栽苗1200-1600株。短季节栽培者密度应适当加密。

    3、定植后要控制温度,白天25-30℃,夜间10-13℃。缓苗后结合追肥浇水,待第一个瓜长到10-12厘米时再浇水,以后一般5-7天浇水一次。每隔2-3水,追肥一次,每亩施尿素15-20公斤。

    4、为提高座果率,防止落花落果,在冬、春季节生产时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,或采用生长素进行蘸花处理。

    5、及时采收。根据市场要求,及时收获嫩瓜,一般瓜长15厘米左右,单瓜重150克以上即可收获。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以上。

    四、适宜种植地区

    适宜北京地区种植。